备考指导

报考院校官网找不到参考书,应该如何应对?

这段时间大家都能看到,很多学校公布了考研的招生简章,大部分学校都公布了专业课参考书,给正在考研备考的小伙伴提供了专业课复习的便利!但是,总有一些学校真的是非常非常“懒”,没有指定参考书目、没有历年真题,怎么办?不指定参考书,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。要想找到这些参考书,并不难。


相信经典的力量

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,提出本学科的“真问题”,引导你去追问,去思考。经典教材可以“读厚”,因为有容乃大;也可以“读薄”,因为去粗取精。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,任何学科或专业经过时间淘洗、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(注意,是教材,不是原典)。

这些经典教材,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,都会口耳相传,有着良好的口碑。一般而言,网上都会流传一些书单,对本专业的经典书目进行点评与分析,可以参考;此外,像清华北大等学校,导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指定“本专业必读经典书目”。


选教材别抱门户之见

在选择经典教材时,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。比如经常有小伙伴会问: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?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?或是清华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?当然要看。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,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、立场明确的“学派”,所以,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!尽情去看就好!


关注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

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,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,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。另外,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、发表的论文等,都需要适当关注。

说适当关注,是因为有些导师的研究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过于高深和超前,对于这样的领域,考生就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,是简单了解下,还是“沉陷”其中?如果导师的活跃度比较低,不经常发论文、N年不出一本书,那他写的××学概论、××学教程、××学新编等书籍一定要留心,因为这样的材料往往已经俯拾即是,论调、内容多有重复,属于老生常谈,为了让自己这本xx概论有一定价值,往往会在书中加入自己的论述或新的观点,这些不一样的地方,是需要格外关注的!


真题会说话

不指定参考书,那真题便是终极的参照!真题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,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。小编不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,因为考研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,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,必须建立在对历年真题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,有的放矢,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得分的地方。


善用新媒体找前辈

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学姐学长取经。尝试微博搜索你想报考院校专业的关键词,一搜索,在读研究生学长学姐全出来了,一个个加,一个个聊,一个个要资料,求经验,说几句好话,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!


别被网上书单唬住

正因为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,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,问书目、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。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;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,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,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、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。

不要被书单唬住,尤其是洋洋洒洒的书单。主要用心用功看好几本核心的书,其他书目只是一个补充,绝大部分内容是不需要费力看的,或者说,大部分书只需要对照着看看表述上的不同,意义仅在于查漏补缺。


小编最后还要再提醒大家一点,就算是学校公布了参考书,有的同学可能也因为涉及的参考书数量过多,不知道从哪里下手。对于参考书很多的专业,复习起来确实比较累,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。

首先,明确一下书的难易程度,总有一些书是简单一些的,可以先快速学习,然后再转入较难的参考书的学习。这样做的目的,一方面是提高信心,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进度能够快些;

然后,看专业课的时候千万不要看一遍就过了,要学会记笔记、做练习。做笔记的时候,记大概的纲要、重要的知识点、比较容易出错的点等,这样简单看一遍书理解清楚概念做好笔记,就可以为第二轮看专业课打下基础;第二轮复习专业课,建议按照笔记的框架进行复习,然后多练习习题并开始简单的记忆。

最后,在冲刺阶段,可以通过前面两轮的复习,把知识点记在脑子里,通过练习来回顾书本的内容,并且第三遍复习可以不要一直看书了,多用自己的头脑串联知识点,这样才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,在考场上做题时不会感到迷茫。

下载
在线咨询